通信息与控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随着以智能交通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极大的提升交通运行的安全运营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其研究意义日益重要。近10年来,长安大学结合自身行业优势,考虑到交通信息与控制技术实践教育的特点,将不可及、不可逆或高成本、高消耗的实验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加以实现,有效解决了传统实验的时间和场地限制,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内容和更为灵活的实践形式,为交通科学提供高效的研究平台,成为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有效途径。
2012年,学校对学科专业进行整体规划,在“智能交通与信息处理”、“自动化与交通控制工程”、“电工电子”和“计算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道路交通智能检测与装备”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设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组建了交通信息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以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国家级重点学科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分批建设,构筑了专业基础课程、行业特色项目、前沿技术专题3个层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能满足交通信息与控制类人才培养各阶段的需求,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交通信息与控制虚拟仿真的实验方法和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专业基础课程虚拟仿真实验使学生做到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行业特色项目虚拟仿真实验针对城市交通环境、高速公路、公路隧道等交通信息与控制类实验载体的建设成本高,实验条件难以具备,实验过程不可逆等的难点,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对交通控制的系列基本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和算法求解仿真;前沿技术专题虚拟仿真实验以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的通用技术开发和综合应用为主要内容,以智能交通系统的新技术实验和研发为目的,通过系统仿真和半实物仿真实验对交通控制的决策进行验算,并对未来城市路网综合监控开展前沿技术探索。
中心目标是开发符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发展潮流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和实验方法,建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体系框架,推进交通信息与控制类实验教学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以及实验教学改革,并在全国起到示范与辐射作用。